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09    次浏览
入园焦虑应该是大部分家庭都要经历的。当然有些小孩子上幼儿园不哭,第一天就适应了。而大部分的小孩子上幼儿园的头几天会哭,会抗拒上幼儿园;头几天上幼儿园不吃饭,不睡觉;本来在家会自己上厕所,在幼儿园不愿意上,尿裤子等等。这些情况的确让家长焦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试试以下的做法,也许会让分离焦虑期更加平稳些,也让孩子觉得父母是真的了解我。一、入园前的前期引导很重要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前,对所谓的幼儿园根本没有概念。家长要告诉孩子,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与他一起玩,还有好多好多的玩具,你会学会如何交朋友,如何与朋友交流等等。但记住,不要一下子对孩子说这么多,我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说太多,会导致孩子接收信息的混乱。所以家长可以分阶段说,让孩子对所谓的幼儿园慢慢有概念,知道幼儿园是干什么的,里面有哪些人,有哪些物等等。这样能减轻孩子入园前的焦虑。家长可以提前了解孩子要入的那家幼儿园的作息,在离入园还有段时间的时候,慢慢的将作息调整的和幼儿园差不多,这样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因为孩子刚刚接触一个陌生的环境,如果连作息都全部被打乱的话,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但切记要慢慢的调整,家长不要急着二三天就能调整好,这种过急调整也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在入园前,如果允许,可以让孩子拿一件他家里平时喜欢的物品,这样也可以减轻孩子的焦虑感。 二、要允许孩子发泄入园的头几天大部分孩子都会哭,我当时就有看到一些家长会对孩子说,这个有什么好哭的,不要哭。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哭是他的一种情绪发泄。你想想孩子一个人到了一个他完全陌生的环境,周围的人或物对他来说也是陌生的,如果把大人放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大人也会感觉一愣,觉得不自在,更不要说是小孩子了,这个时候他只能用哭来发泄他的情绪。所以这个时候家长不要跟孩子说不要哭。家长可以蹲下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会不适应,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但我保证,经过一段时间你一定会喜欢上那里的。的确有很大一部分小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后,反而每天催着家长送他去幼儿园。而且还可以跟孩子约定下午几点一定来接他,让他知道,父母并不是把他一人送到幼儿园,然后就不来接他了。这个时候孩子哭,可以让他在幼儿园门口平复下情绪,让他哭会,然后跟他说,等几分钟后让某某老师把你领进去,我就走了。而且家长要鼓励孩子自己去幼儿园交结小朋友,有了认识的朋友,小孩子就不会这么抗拒去幼儿园了。 三、初期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入园初期,对孩子的要求也不要太高。家长与家长遇到聊天,有时候就会聊起,我家孩子吃饭,上厕所都会,在幼儿园怎么饭也不吃,不上厕所,宁愿尿裤子等等。其实这个时候家长完全没有必要太着急,因为这些行为,对周围的环境要求是很高的。首先孩子要慢慢熟悉这个环境,这个环境让孩子感觉有安全感了,然后周围的人,包括其他小朋友和老师,他也慢慢熟悉了,对周围的人有一定信任度了,才会慢慢恢复”正常”。其实家长很多时候要去了解背后的原因。举个例子,有个小孩子入园前几天中午一直不肯睡觉,宁愿坐着,哪怕再困的也不要睡。这个时候如果家长也态度很不好的跟他说,你怎么这么不乖,为什么不睡觉啊,其他小朋友都在睡,你也要睡啊。后来了解了背后的原因才知道,其实小孩子是怕睡过头了,错过了家长来接的时间,所以一直不肯睡。后来爸爸妈妈告诉他,你放心睡吧,老师会叫醒你的,不会睡过头的,爸爸妈妈一定会来接你。果然之后在幼儿园就肯午睡了。所以这个时候要特别关注孩子,多站在他的角度去看事情,也许在这个时候你能给孩子比较大的帮助。四、给孩子多些包容这个阶段的孩子本身已经是比较焦虑了,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多些包容。除了幼儿园外,多花点时间陪孩子,当然也允许孩子适当的“作”,请把家长的威严收起来。的确这个阶段孩子会比平时要作一些,所以请家长多多包容。在孩子还没有对幼儿园的这个环境建立起绝对的安全感,也没有对周围的人建立起信任感的时候,家长是孩子唯一能依赖的人,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摆出家长的威严,还说他“你在幼儿园怎么这么不乖,一直哭,还不肯睡,这么不听老师的话”等等,这样的话,只能加剧孩子的焦虑感,他会感觉更加没有依靠。 五、不要让家长的焦虑影响到孩子其实有些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也很焦虑。比如幼儿园要带的东西,会反复检查,是否有少带的,还会反复跟孩子说,你上幼儿园要乖之类的话。其实这样的话,对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因为他完全没有概念,而且0-6岁的孩子是吸收性心智,你所表现出来的焦虑行为孩子都会吸收过来,反而影响到孩子。可能孩子之前还没怎么焦虑,看到家长的这些行为,反而焦虑了。所以家长首先自己不要先焦虑起来,就像平常一样,将你的轻松心态传递给孩子,让孩子轻松上阵。幼儿园是孩子人生第一次与家长较长时间的分离阶段,也是孩子重要的一个阶段。家长自己应该有充分的准备,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引导、多包容孩子,多向孩子传递积极的信息。愿所有的孩子能平稳度过分离焦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