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10    次浏览
长征中的“红色加油站”甘肃哈达铺镇,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区位优势,成为甘肃陇南扶贫攻坚战中的排头兵。宕昌县哈达铺镇自古以来就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的美誉,当地盛产当归、黄芪等中药材。1935年9月红军进驻哈达铺时,这些中药材不仅用于红军伤员救治;还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富足的生活,使得群众有条件杀猪、宰羊,为疲惫不堪的红军队伍解决生存问题。宕昌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白翠梅:中药材的重要作用在当地人民心中已经深入人心了。红军到来之后,当时是饥寒交迫,而且很多体弱多病,当地的群众就拿出自己家地里产的,不要钱,全部无偿捐送给红军。据白翠梅介绍,哈达铺百姓不仅向红军无偿提供了几千斤中药材,还有不少当地药农加入了红军队伍,走向陕北。如今,哈达铺百姓依然不减当年那股勇敢担当的劲头,以农业合作社形式扩大中药材种植和交易。哈达铺镇兴旺中药材农民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4月,它以土地流转、分散种植、集中回收的模式经营,其中有30户贫困户参与其中。宕昌县哈达铺兴旺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会主席 高新生:农户一年挣4万到5万块之间。(2014年是这样吗)2014年不是,2014年是3万多。随着农业合作社经营路子拓宽,药农的收入在两年间增加了60%。2015年3月,哈达铺镇开辟了第一家对中药材、农产品代销网点,以电商形式对农产品和药材进行线上交易,一年的交易额达到26万元。目前,宕昌县全县开设了1020家村级网点,交易额总计超过8700万元。在哈达铺镇滨河路畔,占地2000多平米的宕昌县哈达铺拥军鞋业有限责任公司格外醒目。1988年,高月菊和丈夫瞅准了制作红军长征布鞋的创业路,办起了制鞋作坊。宕昌县红军鞋厂经理 高月菊:当年红军经过我们这里,村里的老人都给他们送红军鞋,老人们都过世了,但是我们就把红军鞋技术继续发扬传承下去。高月菊带着工人们一针一线手工制作红军鞋。如今,红军鞋厂每年生产2万多双鞋,工厂年收入达到300万元。鞋厂硬件设施升级,有了新厂区,还搭上了电商快车,但高月菊始终坚守老一辈人做手工制作红军布鞋的技艺,为了保证质量,不轻易接大订单。新华社记者吴飞座、林宁甘肃哈达铺报道。